首页

国产免费调教

时间:2025-05-29 21:51:23 作者:文化观察:国际一流博物馆如何建成? 浏览量:10567

  中新网杭州5月29日电(林波)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当代全球文化图景中,这些闪耀于世界文化版图上的国际一流博物馆早已成为各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性符号。

  如何建设国际一流博物馆?

  5月29日,第五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联盟(以下简称“‘三三角’博物馆联盟”)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博物馆举行。会上,“格局”“叙事”“体验”“运营”“联结”等成为国际一流博物馆建设的关键词。

2025年4月,游客在浙江省博物馆观展。 林波 摄

  一座国际一流的博物馆,首先格局要广。它不仅是本土文化瑰宝的守护者,更是世界多元文明的展示平台与对话空间,致力于描绘人类创造力的完整图景。

  长期以来,上海博物馆将文物资源转化为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以展览展示合作为主要抓手,既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积极推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表示,上海博物馆积极参与并策划国际学术与人员交流活动,拓宽馆藏文物征集捐赠的国际渠道,努力为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搭建广阔、高效、可持续性的平台,培养一批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兼具的文博人才。

2023年12月,游客在南京博物馆观展。 林波 摄

  其次,叙事要新。告别枯燥的线性年表与冰冷标签,国际一流的博物馆是故事的顶尖讲述者,通过开创性的主题策展、精妙的空间布局、多元媒介的融合运用,赋予文物鲜活生命力,激发观众情感共鸣与深度思考。

  以近期获得文博界“奥斯卡奖”的“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为例,该展览以时间为轴,展现了中国水下考古与世界水下考古发展的对话。

  “向世界讲述中国水下遗产保护故事,彰显文明互鉴的全球视野。”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馆长冯毅如是说。

2024年10月,游客在临安吴越文化博物馆观展。 林波 摄

  再者,体验要深。观众是博物馆存在的终极理由。从便捷友好的导览系统、舒适包容的公共空间,到引人入胜的教育活动、丰富的数字交互体验,一流的博物馆始终将观众需求置于核心,让每一次参观都成为难忘的文化探索之旅。

  “未来,公众不仅可以参观展览,更有机会参与库房管理、学术研究等更深层次的工作。”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纪云飞表示,建设国际一流博物馆要明白全民共享的重要性,“公众不只是观众,更是参与者、守护者”。

  当然,运营更要活。强大的内生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这需要建立多元的资金保障渠道,培育充满活力的专业人才梯队,构建高效透明的管理体系,确保博物馆在学术研究、藏品管理、公共服务等各方面保持卓越。

  最后,联结要密。博物馆不是孤岛,它需要与教育机构深度合作,成为终身学习的课堂;与创意产业互动,激发新的灵感;与旅游经济协同,提升城市文化魅力;更需积极融入本地社区生活,成为居民认同的精神家园。

  在这方面,多地早有实践。例如,2018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重要文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三三角”博物馆联盟,探索更适应新时代要求、更符合新发展理念和更具创新活力的行业发展新方向,实现“1+1+1>N”的效果。

  而今,中国博物馆事业正蓬勃发展,但前路依然漫长。如何在坚守文化主体性的同时,构建真正具有全球视野的收藏与研究体系?如何突破传统叙事框架,创造出更具时代感与感染力的展览语言?如何进一步优化运营机制,激发社会力量更广泛参与?这些都是中国博物馆迈向更高峰必须深思的课题。(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3年全国著作权登记总量达8923901件 同比增长40.46%

卡塔尼亚市长特兰蒂诺14日向市民发布消息称,禁止在未来48小时内于城区骑行摩托车和自行车,并下令汽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目前暂无人员伤亡相关报道。

吉林省出台慈善领域省级地方性法规

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于9月24日在广西南宁开幕,东博会自2004年创办至今,积极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早期收获,而后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中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启“镶钻成冠”新阶段的本届东博会,在当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如何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助力升级版自贸区建设?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兼职副会长、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学术院长李光辉近日接受《东西问》独家专访进行解读。

美媒:涉嫌策划炸毁纽约证券交易所 美国一男子被捕

龙年新春,厦门岛上,游人如织。白天,大家在沙滩享受海岛风情;夜晚,厦门市中心的新春灯光秀,介绍这座海岛的前世今生。灯光秀上演的地方叫作筼筜湖。很难想象,这么热闹的一个地方,30多年前,却因为居民增加、企业入驻、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变成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湖。

哈尔滨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提至100万元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97亿,占全国人口的21.1%。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催生出银发经济巨大市场,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让他们更加安心舒心地度过晚年?代表委员围绕这一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打卡美景、做版画、学茶艺 欧洲“买家团”走进黄山风景区

二是推动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以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等为重点,推动有条件地区加快实现矿山生态修复存量任务“清零”。除了修复生态,我们还特别强调多目标同步实现,统筹兼顾矿内矿外、地上地下、生产生态等状况,协同推进矿区生态修复、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采矿废弃地盘活利用、矸石及尾矿等生态化利用、后期产业植入等,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和产业转型升级,恢复区域生态系统功能。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